泰戈尔的诗及创作背景都是什么?

www.darentang.org    2024-06-15
泰戈尔诗选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?~


泰戈尔生逢急剧变革的时代,受到印度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。但他世界观最基本最核心部分还是印度传统的泛神论思想 ,即“梵我合一”。在《缤纷集》中,他第一次提出“生命之神”观念。他对神的虔诚是和对生活、国家与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的。但这使他的诗歌也蒙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。另外,他提倡东方的精神文明,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质文明。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而表现在创作上。综观泰戈尔一生思想和创作发展 ,可大体分3个阶段: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,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,歌颂民族英雄,宣扬爱国主义,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。②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,爱国主义激情稍有消退,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,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、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,宣扬的是爱与和谐。③从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,他又开始关心政治,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,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,视野也开阔了,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 。可以说 ,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“菩萨慈眉”,也有“金刚怒目”。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、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,多为不押韵、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;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,又有创新,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,形成独特风格。 罗宾德拉纳特�6�1泰戈尔(Rabindranath Tagore,1861-1941)印度孟加拉语诗人、作家、艺术家、社会活动家。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,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,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。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,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,1878年去英国学法律,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,研究西方音乐。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崭露诗才,他的爱国诗篇《给印度教徒庙会》(1875)发表时,年仅14岁。1880年,19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。1881至1885年,他出版了抒情诗集《暮歌》(1882)、《晨歌》(1883),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。这些早期伤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,富于浪漫主义色彩。 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,诗集《心中的向往》(1890)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,著名诗篇《两亩地》(1894)的发表,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。这一时期的诗作还有《金帆船》(1894)、《缤纷集》(1896)第5部抒情诗集和一部《故事诗集》(1900)。此外,他还创作了60多篇短篇小说,其中的《素芭》(1893)、《摩诃摩耶》(1892)、《最后活着,还是死了?》(1892)等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杰作之林。 1901年,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,从事儿童教育实验。1912年,这所学校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。由于英国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,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高潮,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运动并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。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最辉煌时期。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诗集和8部英文诗集,其中《吉檀迦利》为诗人赢得世界性声誉。这一时期重要的诗集还有《园丁集》(1913)、《新月集》(1915)、《飞鸟集》(1916)等。1910年,泰戈尔又发表了史诗性长篇小说《戈拉》和象征剧《国王》等。 1919年,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,为寻求民族解放道路,他走遍五大洲,发表了许多著名演讲。这时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诗,分别收在《非洲集》(1937)、《边沿集》(1938)、《生辰集》(1941)等作品中。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,12部中、长篇小说,100余篇短篇小说,20余种戏剧,还有大量有关文学、哲学、政治的论著和游记、书简等。此外,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画家,曾创作2000余首歌曲和1500余帧画,其中歌曲《人民的意志》已被定为印度国歌。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,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,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,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,取得了辉煌成就,成为一代文化巨人。1913年,“由于他那至为敏锐、清新与优美的诗;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,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,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”,获诺贝尔文学奖。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。

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,丧偶、丧女、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《回忆》、《儿童》和《渡船》中有真实记录。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《小沙子》和《沉船》。1910年,长篇小说《戈拉》发表,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,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;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,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;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、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 。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《国王》和《邮局》及讽刺剧《顽固堡垒》。1910年,孟加拉文诗集《吉檀迦利》出版 ,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《吉檀迦利》、《渡船》和《奉献集》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,1913年《吉檀迦利》英译本出版,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。他进入另一创作高潮,发表诗歌《歌之花环》、《颂歌》、《白鹤》、《逃避》,中长篇小说《四个人》与《家庭与世界》。



泰戈尔诗集背景介绍如下:泰戈尔在大量诗作中运用了泛神观,意在引导不同宗教信仰的印度人民克服宗教偏见,在与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团结起来,共同对敌。泰戈尔以爱和关怀积极投身于印度的社会变革实践,他的创作反映了印度人民觉醒的过程,充分体现了印度近代文学反帝反封建的主要倾向。 泰戈尔是一个爱国者,哲人和诗人,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,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孩子的喜爱,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,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,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,他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,荡漾开来,遍及了全世界。 印度人说泰戈尔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,他的戏剧,小说,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诗歌的气味,他的人民热爱他所写的自然而真挚的诗歌,当农民,渔夫以及一切劳动者,在田间,海上或其他劳动的地方,和着自己劳动节奏,唱着泰戈尔的诗歌,来抒发心中的欢乐和忧愁的时候,他们不知道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词是哪一位诗人写的。 。

评论精选:

19121068221::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泰戈尔 背景资料 -
史逄______ 这首诗并不是泰戈尔的,在泰戈尔所以的诗集中并没有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》这首诗,虽然多流传此诗是泰戈尔所做.它的真正作者是张小娴,张小娴的《湖边有棵许愿树》这本书的结尾. 诗中所表现的是说有一种比生与死更遥远的距离,不...

19121068221::泰戈尔的诗有哪些 -
史逄______ 泰戈尔8岁起开始写诗,一直到他去世前还在创作诗歌.代表作《吉檀迦利》、《飞鸟集》、《眼中沙》、《四个人》、《家庭与世界》、《园丁集》、《新月集》、《最后的诗篇》、《戈拉》、《文明的危机》等.

19121068221::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? - 作业帮
史逄______[答案] 《飞鸟集》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,共收诗325首,初版于1916年完成.其中一部分由诗人译自自己的孟加拉文格言诗集《碎玉集》(1899),另外一部分则是诗人1916年造访日本时的即兴英文诗作.诗人在日本居留三月有余,...

19121068221::泰戈尔诗《金色花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? -
史逄______ 《金色花》是泰戈尔散文集《新月集》的代表作,是他的早期作品.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"梦幻多于现实".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、哲学、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、改造社会,从而实现民族自治.1.全文:假如我变成了一...

19121068221::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》的写作背景 - 作业帮
史逄______[答案] 泰戈尔的诗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》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/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/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/你不知道我爱你”因为爱恋,在诗人心中,世上最远的距离居然不是“生与死的距离”,而是我和你虽面对面心却不能相通的距离!

19121068221::泰戈尔写<<金色花>>的背景 -
史逄______ 《金色花》的写作背景:《金色花》是泰戈尔散文集《新月集》的代表作,是他的早期作品.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"梦幻多于现实".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、哲学、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、改造社会,从而实现民族自治.

19121068221::泰戈尔的《纸船》的创作背景 -
史逄______ 泰戈尔,印度的多产作家.他从8岁开始习诗,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,共写了50多部诗集,计1000多首诗,2000多首歌词.泰戈尔的诗歌,以其高度的语言艺术吸引着、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.读不懂泰戈尔诗的人或许有之,但认为...

扩展阅读

  • 泰戈尔 诗及创作背景
  • 泰戈尔的代表作的简介?
  • 泰戈尔的《金色花》创作背景是什么?
  • 《飞鸟集》的写作背景
  • 泰戈尔《生命》的背景
  • 泰戈尔的资料
  • 泰戈尔《飞鸟集》的创作背景
  • 泰戈尔写散文诗两首写作背景是什么
  • 泰戈尔的背景资料
  • 关于泰戈尔的资料
  • 泰刚怎么死
  • 生如夏花泰戈尔背景
  • 泰戈尔有名的儿童诗
  • 泰戈尔的家庭背景
  • 泰戈尔生活的时代背景
  • 泰戈尔最美十句话
  • 泰戈尔诗集创作背景
  • 泰戈尔十首最经典诗
  • 泰戈尔《梦想》创作背景
  • 《生如夏花》写作背景
  • 泰戈尔简介详细
  • 泰戈尔背景
  • 联系电邮
    © 江苏知识网